江苏兆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
400-840-5589

新闻动态

新生活的创造者

发展海上风电大机组须积极审慎

来源:兆胜科技 阅读量: 2017-08-31

        timg_副本.jpg

       伴随前几日“2017海上风电领袖峰会”的召开,海上风电的热度再次升温。对于海上风电的发展路径,业内有一致的地方,比如都赞成不能照搬陆上风电的发展模式;也有存在争议的地方,比如,如何对待大机组的问题。但只要以促进行业持续健康发展为出发点,所有的争议和不同声音对行业都是幸事。

  首先,从宏观而言,大容量海上机组一定是未来的发展趋势。

  在集约用海、降低施工投资成本、降低后期整场运维成本、提高收益等方面,大机组无疑具有天然优势。无论是从经济性来考量,还是技术发展趋势来考量,大机组都是方向。

  当然,对于大机组如何界定?几兆瓦才算是大机组?业内并没有明确的说法。对于“大”的标准,随着时间的推移,也在不断发生变化。

  具体到某个海上风电场、某个特定机位点而言,未必机组越大越好,一定是根据风资源条件和海床地质条件选择匹配的风机,但这与大机组是趋势并不矛盾。

  其次,从紧跟世界潮流,进行技术储备的角度看,中国风电制造行业应该在大机组研发和制造方面勇敢尝试,积极布局。

  放眼当今全球海上风电领域,跨国巨头都在大兆瓦机组方面厉兵秣马。三菱重工维斯塔斯的8兆瓦机型已经获得大量订单,西门子也于一年前推出了8兆瓦海上风机。海上风电的8兆瓦时代已经来临。近年来,跨国巨头在海上风机迭代方面明显在加速。

  基于国内的海上风电运行业绩以及制造经验现状,中国海上风电未必会同步进入8兆瓦时代,但中国海上风电向大机组发展是必然之势。在这一过程中,晚动不如早动,早行动才能更主动。否则,将被跨国整机商甩开几个身位。

  应该说,大多数整机商在这方面是一致的。目前,三峡集团福建兴化湾海上试验风场首批样机已经全部确定,由8个国内外风机厂商所提供的14台风电机组,其单机容量均超过5兆瓦,就已经说明了这一问题。

  第三,国内风电整机制造行业不仅要在海上大机组领域敢于尝试,还要勇于试错、及时纠错。

  诚然,可靠成熟的机组是验证出来的。而这一验证过程,不仅仅是对设计的反复论证和实验室验证,也包括样机验证、小批量验证和批量商业化验证。

  问题越在前端发现,行业所付出的代价就会越小,纠错成本越低。因此,对于所有的海上风机而言,无论是4兆瓦级,还是5兆瓦级、6兆瓦级都应该严格按照流程,走好从基础设计到最终商业化应用的每一个环节,而不应跃过或缩短其中的任何一个环节。

  当然,我们也应看到,尽管我们希望防患于未然,但仍有些在样机阶段暴露的问题很难在设计阶段规避,有些在批量化运营阶段暴露出的问题很难在样机试验阶段显现,这就需要制造企业要勇于试错,及时纠错。需要在批量化运行过程中及时发现问题,解决问题,积累运行业绩,提升纠错能力。

  最后,对于海上风电这一高投入、高风险的行业而言,不论是开发商,还是设备制造商,都将承受巨大的风险和压力。积极审慎、理性稳健发展是行业共识,但每家企业对于理性稳健的理解各不相同。

  对于急功近利、急于求成的企业,市场终会给予其最严酷的惩罚,让其付出高额的学费和惨痛的代价。昔日陆上风电制造龙头的轰然倒下就是前车之鉴。而海上风电一旦出现问题,“摔”得只会更惨。这一点,相信风电企业都心知肚明。

  目前,国家相关主管部门对于海上风电发展的态度是审慎的,“十三五”期间,不求快上规模,不求全面开花,而是希望探索出一条适合中国海上风电发展的路径,为“十四五”之后的大发展奠定坚实基础。以我国目前的海上风电运行时间和业绩而言,很难断定哪一个机型就已经是成熟可靠的。

  另外,从“探路”这个角度而言,各家整机商走差异化的技术路线,这种“探路”才更有价值。有企业做4兆瓦级,有企业做5兆瓦级,有企业做6兆瓦级甚至更大容量级别,这种“百花齐放”对中国海上风电无疑是有益的。最终,哪个兆瓦平台的技术经济性更好,可靠性更高,时间和市场自会做出选择。

分享到:
返回列表

扫一扫,加关注

Copyright © 2016-2017 江苏兆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苏ICP备15011978号

网站建设:红旗网络